
來到加拿大以后,寒暄之后,總有人會問: 為什么要來加拿大? 感覺如何? 一般,我會列舉諸多理由,而這些理由中,我想大多數(shù)人都有共鳴----為了孩子: 為了孩子的健康,為了孩子的教育。拋去干凈的空氣,放心的食品,我們一起來聊一聊教育,它與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有哪些異同呢?
1. 教育系統(tǒng)概況
加拿大的基礎教育系統(tǒng)大概分為公立學校,教會學校和私立學校三種。對于本地學生,前兩者是免費的,私立學校收費不一,水平也參差不齊。公立學校和我們國內的學校差不多,每個社區(qū)都會有相對應的學校,學校間的差距有,但不會有國內那么大(比如中關村三小和三線小縣城的小學相比);教會學校一般都會有一門宗教必修課,其他的教學內容,也都和國內大相徑庭(對了,沒有政治-_-);私立學校,一般都相對較嚴,老師們的付出也會很多,學校也會要學奧數(shù),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競賽。
2. 加拿大教育系統(tǒng)與國內教育系統(tǒng)的異同
幼兒園: 幼兒園只有JK(Junior Kindergarten)和SK (Senior Kindergarten), 等同于國內的中班和大班,沒有小班。一般20多個人,兩個老師,實行JK和SK混班。四歲以前的小朋友只能去daycare(托兒所),這個需要自己付費,費用從幾百加到兩三千加不等。在幼兒園,小朋友們主要是學習如何在一個集體中進行簡單社交,有哪些基本的禮儀行為,互相幫助等。例如,小萌他們SK的小朋友要幫著JK的小朋友拉拉鏈,帶著他們去老師辦公室送花名冊等活動。學習方面,老師只會教26個字母,簡單的單詞,數(shù)字等,剩下的就是各種玩,做手工,在操場游戲等。
小學---初中,小學和初中一般都設在一起,區(qū)別就是學習的內容不一樣,基本上學習的基礎知識都要比國內的淺顯,而且相對滯后,例如數(shù)學國內初二的內容,這里需要到初三學,而且只學習非?;A的內容,不會有更深層次的拓展。平時的各種測驗成績也會計入總分,但凡認真一點的中國孩子,都學的很好。
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國外的學校、家長都非常重視體育,孩子們有各種各樣的體育課程,例如加拿大,冰球,籃球,游泳,滑冰,滑雪,足球,棒球等等,非常多,學校會鼓勵孩子們參加各種運動,家長們也會花錢去買裝備,報班等。這周末,我們去給小萌買滑冰的裝備,整個運動器材店里全是選購裝備的孩子,非常專業(yè)的裝備:滑雪板,雪橇,冰刀,冰球服,球棍等等。
都說我們中國孩子周末日程很忙,國外的很多家長也是一樣,尤其是中產階級,他們也樂于讓自己的孩子參加各種課外興趣班,不過這些興趣班主要以體育和藝術為主,不像國內孩子要花很多時間在奧數(shù),國學,英語上。因為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沒有那么稀缺,不需要孩子在學業(yè)拼命,而健壯的體魄,高貴的氣質以及良好的藝術素養(yǎng),這些是課堂上學不到的,能讓孩子受益終身的。
高中是大學前最重要的一個階段,能否申請到好的學校,全憑高中這幾年,所以好的高中附近的房子都非常貴。這里的高中,目的并不止是向大學輸送人才,因為有不少人,高中畢業(yè)后回去參加工作或者去college,基于這個考慮,高中的課程是非常豐富和靈活的。這里高中的學習,很像我們大學,學生自己選課,修夠學分就可以拿學位,比如除了必修的英文,數(shù)學,物理等課程以外,還有汽修、烹飪等實踐課程,很多男生都會選汽修,因為加拿大的汽車就像國內自行車一樣,自行車掉鏈子了,男生不會裝很丟人的,汽車的小毛病也一樣。而課程設置也比國內輕松,每天三點就放學,據(jù)朋友的女兒說(她在的一個排名前列的教會學校),作業(yè)每天也就一兩個小時就可以完成。等到十二年級(相對與國內的高三),學校會明顯開始緊張起來,學生會覺得有顯著的不同,除了上課,學生需要自己去準備申請大學的材料,完成更中課外的加分項,以期被好的大學錄取。
認識幾個讀附近一所教會高中的中國孩子,他們說,在他們學校,國際學生比例有10%左右,大部分是中國學生,由于中國學生底子好,他們主要方向是學好英文,然后就能申請好一點的大學了,他們的師兄師姐,好多直接去了多倫多大學,滑鐵盧大學等一流大學。
有些朋友問我,想把孩子送出來讀書,有什么建議,我個人覺得,如果財力允許,在初中以前可以每年過來體驗一段時間,提高英語水平,完全沉浸在純英文環(huán)境中,是最有效的英語學習途徑。在國外上高中其實是很好的選擇,一方面高中生基本不需要父母陪讀,他們的知識水平在國內已經比較好了,全力提高英語就可以畢業(yè)時申到很好的大學,以后的工作、移民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大學教育,大部分人都聽說了這里是寬進嚴出,我們一個同事告訴我,她上大學的時候,大一以后,就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學生因無法拿夠學分退學或留級。晚上寫大學作業(yè)經常到凌晨。很多工科學校的都有兩種學制,coop(實習類)和非實習類,實習類的專業(yè),必須要花超過一年時間去公司做實習生,才能獲得學分,比如滑鐵盧大學的計算機。當然了,很多人在畢業(yè)以后就直接去了實習的公司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