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5年01月15日 14:55
陋室銘唐代: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抄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襲。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譯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百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
長到臺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中。度到這里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佛經。
知沒有道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
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1)。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2)。斯是(3)陋室,惟(4)吾德馨(5)。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19)談笑有鴻儒(6),往來無白丁(7)。
可以調素琴(8),閱金經(9)。無絲竹(10)之亂耳(11)(16),無案牘(12)之勞形(13)。
南陽(14)諸葛廬,西蜀子云亭(15). 孔子云:“何陋之有?”(17) 注釋: (1)名:成為有名的(詞位活用,名詞作動詞) (2)靈:成為靈異的(詞位活用,形容詞作動詞) (3)斯、是:均為指示代詞斯,這。陋室:陳設簡單而狹小的房屋。
(4)惟:只 (5)馨:散播得很遠的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今義:芳香;吾,我。(6)鴻儒:這里泛指博學之士。
鴻,大.儒,舊指讀書人,這里指知識淵博的人. 有學問的人。(7)白?。簺]有官職的人,平民。
這里借指沒有學問之人。(8)素琴:不加雕繪裝飾的琴。
素:不加裝飾的 (9)金經:用金泥做成的經文,或《金剛經》(《金剛般若經》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略稱),唐代《金剛經》流傳甚廣。這里泛指佛經。
(10)絲竹:琴瑟,蕭管,這里指的是合奏樂器的聲音。此處借指奏樂的聲音。
亂耳,使聽力紊亂。(11)亂耳:亂,使……煩亂。
(12)案牘,官府的公文。(13)勞形,使身體勞累。
形,形體、身體,今義 樣子;勞,使……勞累。(14)南陽:地名,今湖北省襄陽縣西。
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陽廬中隱居躬耕。(15)子云:漢代的揚子云(也作“楊子云”“揚雄”)(前53—18)的字。
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稱“揚子宅”,據傳他在揚子宅中寫成《太玄經》,故又稱“草玄堂”。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
川中尚有紀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和前一句引用典故表明:“陋室不陋”) (16)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絲竹,琴瑟蕭笛等管弦樂器,這里指奏樂的聲音,今義,絲綢和竹子;之,助詞。
用于主謂之間,不譯,取消句子獨立性,也有表舒緩語氣的作用。(17)何陋之有:之,表賓語提前。
全句意為“有何陋語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認為,九夷雖然簡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簡陋了。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p>
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
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18)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發(fā)展成一種文體。
(19)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蘚碧綠,長到臺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中。(20)何陋之有:賓語前置。
編輯本段譯文 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就有了名氣;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龍就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屋子的主人)的品德高尚(屋子就不顯得簡陋了)。
苔蘚痕跡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竹簾里。平時和我交談的都是博學的人,沒有無學問的平民。
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用泥金書寫的佛經。沒有嘈雜的奏樂聲來擾亂我的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心勞累。
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西漢文學家揚雄)的玄亭??鬃诱f:“(雖然是陋室,但只要是品德高尚的人居住在里面)有什么簡陋的呢?” 編輯本段作品主題、立意以及主題思想 從主題看,《陋室銘》通過對居室 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銘》一文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tài)度。
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從立意看,《陋室銘》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寫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為"德馨",從而自然地達到了抒懷的目的。全文91字,可說是字字寫陋,又字字透著不陋。
開篇16字,為全文寫不陋奠定了基調?!吧讲辉诟撸邢蓜t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睆谋砻婵磥?,“仙”與“龍”是為山、水增色彩,實則是喻陋室之主。
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卻那般富有充實:“鴻儒”、“金經”、“素琴”,不單從交往、學習、愉悅幾方面描寫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鴻、金、素”三字內涵之豐富,也是與陋無緣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氣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祿(無案牘之勞形),也不是榮華富貴(無絲竹之亂耳),而是心之潔,趣之雅,德之馨。
作者將其陋室比作“諸葛廬”、“子云亭”,我們說這不但不過分,更突出了陋室主人“安貧樂道”之心,所以說“何陋之有”。這篇銘文運用托物言志的表現方法,通過贊美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jié)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從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寫陋室的詞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也讓人體會不到一點“陋”意,給人更多的則是郁郁蔥蔥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滿了勃勃生機,真是陋室不陋。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1)。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2)。斯是(3)陋室,惟(4)吾德馨(5)。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19)談笑有鴻儒(6),往來無白?。?)。
可以調素琴(8),閱金經(9)。無絲竹(10)之亂耳(11)(16),無案牘(12)之勞形(13)。
南陽(14)諸葛廬,西蜀子云亭(15). 孔子云:“何陋之有?”(17) 注釋: (1)名:成為有名的(詞位活用,名詞作動詞) (2)靈:成為靈異的(詞位活用,形容詞作動詞) (3)斯、是:均為指示代詞斯,這。陋室:陳設簡單而狹小的房屋。
(4)惟:只 (5)馨:散播得很遠的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今義:芳香;吾,我。(6)鴻儒:這里泛指博學之士。
鴻,大.儒,舊指讀書人,這里指知識淵博的人. 有學問的人。(7)白?。簺]有官職的人,平民。
這里借指沒有學問之人。(8)素琴:不加雕繪裝飾的琴。
素:不加裝飾的 (9)金經:用金泥做成的經文,或《金剛經》(《金剛般若經》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略稱),唐代《金剛經》流傳甚廣。這里泛指佛經。
(10)絲竹:琴瑟,蕭管,這里指的是合奏樂器的聲音。此處借指奏樂的聲音。
亂耳,使聽力紊亂。(11)亂耳:亂,使……煩亂。
(12)案牘,官府的公文。(13)勞形,使身體勞累。
形,形體、身體,今義 樣子;勞,使……勞累。(14)南陽:地名,今湖北省襄陽縣西。
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陽廬中隱居躬耕。(15)子云:漢代的揚子云(也作“楊子云”“揚雄”)(前53—18)的字。
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稱“揚子宅”,據傳他在揚子宅中寫成《太玄經》,故又稱“草玄堂”。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
川中尚有紀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和前一句引用典故表明:“陋室不陋”) (16)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絲竹,琴瑟蕭笛等管弦樂器,這里指奏樂的聲音,今義,絲綢和竹子;之,助詞。
用于主謂之間,不譯,取消句子獨立性,也有表舒緩語氣的作用。(17)何陋之有:之,表賓語提前。
全句意為“有何陋語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認為,九夷雖然簡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簡陋了。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p>
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
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18)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發(fā)展成一種文體。
(19)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蘚碧綠,長到臺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中。(20)何陋之有:賓語前置。
編輯本段譯文 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就有了名氣;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龍就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屋子的主人)的品德高尚(屋子就不顯得簡陋了)。
苔蘚痕跡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竹簾里。平時和我交談的都是博學的人,沒有無學問的平民。
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用泥金書寫的佛經。沒有嘈雜的奏樂聲來擾亂我的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心勞累。
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西漢文學家揚雄)的玄亭??鬃诱f:“(雖然是陋室,但只要是品德高尚的人居住在里面)有什么簡陋的呢?” 編輯本段作品主題、立意以及主題思想 從主題看,《陋室銘》通過對居室 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銘》一文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tài)度。
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從立意看,《陋室銘》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寫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為"德馨",從而自然地達到了抒懷的目的。全文91字,可說是字字寫陋,又字字透著不陋。
開篇16字,為全文寫不陋奠定了基調?!吧讲辉诟?,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從表面看來,“仙”與“龍”是為山、水增色彩,實則是喻陋室之主。
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卻那般富有充實:“鴻儒”、“金經”、“素琴”,不單從交往、學習、愉悅幾方面描寫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鴻、金、素”三字內涵之豐富,也是與陋無緣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氣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祿(無案牘之勞形),也不是榮華富貴(無絲竹之亂耳),而是心之潔,趣之雅,德之馨。
作者將其陋室比作“諸葛廬”、“子云亭”,我們說這不但不過分,更突出了陋室主人“安貧樂道”之心,所以說“何陋之有”。這篇銘文運用托物言志的表現方法,通過贊美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jié)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從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寫陋室的詞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也讓人體會不到一點“陋”意,給人更多的則是郁郁蔥蔥的青草掩映。
原文:
陋室銘 唐?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①,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③,往來無白丁④??梢哉{素琴⑤,閱金經⑥。無絲竹之亂耳⑦,無案牘⑨之勞形。南陽⑩諸葛廬,西蜀子云〔11〕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2〕
注釋:
①斯、是:均為指示代詞斯,這。陋室:陳設簡單而狹小的房屋。
②惟:同介詞“以”,起強調作用。德馨,意指品行高潔。馨,能散布到遠方的香氣。
③鴻儒:這里泛指博學之士。鴻,大.儒,舊指讀書人.
④白?。何吹霉γ钠矫瘛_@里借指沒有什么學問之人。
⑤素琴:不加雕繪裝飾的琴。
⑥金經:即《金剛經》(《金剛般若經》或《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略稱),唐代《金剛經》流傳甚廣。
⑦絲竹:弦樂、管樂,這里指的是奏樂的聲音。此處泛指樂器。亂耳,使聽力紊亂。
⑨案牘:官府人員日常處理的文件。
⑩南陽:地名,今湖北省襄陽縣西。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陽廬中隱居躬耕。
〔11〕子云:漢代的揚雄(前53—18)的字。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稱“揚子宅”,據傳他在揚子宅中寫成《太玄經》,故又稱“草玄堂”。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川中尚有紀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
〔12〕何陋之有:之,表賓語提前。全句意為“有何陋”?!墩撜Z?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孔子想搬到九夷之地去住。有人說:“那地方非常簡陋,怎么好?。俊笨鬃诱f:“有君子去住,就不簡陋了?!?/p>
〔13〕勞形:使身體勞累.形,形體、身體。
譯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居住就靈異了。這雖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簡陋了)。青苔碧綠,長到臺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子中。與我談笑的是博學的人,往來的沒有不懂學問的人??梢詮椬鄻闼氐墓徘伲喿x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陋室銘 作者: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銘》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戶曉的“名文”。相傳這名篇是被“氣”出來的。
劉禹錫因參加過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規(guī)定,通判應在縣衙里住三間三廂的房子。不料遭到縣官的欺凌,半年之內被迫三次搬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是斗室。
想想這位勢利眼的狗官,實在欺人太甚,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并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但這篇《陋室銘》,唐代時無論在劉禹錫自編的詩文集里還是別人給他編輯的集子里,均無載,最早則出自宋人所編的《古文集成》一書中。
因此,一直以來關于《陋室銘》是否劉禹錫所作存有爭論。北宋釋智圓《閑居編》中的有這么一段話:“俗傳《陋室銘》,謂劉禹錫所作,謬矣,蓋阘茸輩狂簡斐然,竊禹錫之盛名,以誑無識者,俾傳行耳?!?/p>
《閑居編》在中國久已失傳,僅日本有刻本。其中《雪劉禹錫》一文有如下內容: “俗傳《陋室銘》,……俾傳行耳。
夫銘之作,不稱揚先祖之美,則指事以成過也。出此二涂,不謂之銘矣。
稱揚先祖之美者,宋鼎銘是也。指事成過者,周廟金人銘是也。
俗稱《陋室銘》,進非稱先祖之美,退非指事以成過,而奢夸矜伐,以仙、龍自比,復曰 ‘惟吾德馨’。且顏子愿無伐善,圣師不敢稱仁,禹錫巨儒,心知圣道,豈有如是狂悖之辭乎!陸機云:‘銘博約而溫潤。
’斯銘也,旨非博約,言無溫潤,豈禹錫之作邪!昧者往往刻于琬琰,懸之屋壁,吾恐后進童蒙慕劉之名,口誦心記,以為楷式,豈不誤邪?故作此文,以雪禹錫恥,且救復進之誤。……” 可見,智圓認為《陋室銘》非劉禹錫作的論點,主要是:一、不符合銘的體裁;二、不符合劉禹錫的為人。
三、不符合劉禹錫文章的風格。智圓自號中庸子,撰《中庸子傳》。
其《閑居編自序》云:“于講佛經外,好讀周、孔、楊、孟書。往往學古文,以宗其道。
又愛吟五、七言詩,以樂其性情。” 據此,南京大學的卞孝萱教授認可智圓不是一個普通的和尚,他兼宗儒教,嗜好文學。
他的著作,可以為證。同時,卞教授亦提出陋室銘非劉禹錫所作的幾個理由。
《閑居編自序》撰于大中祥符九年(1016)?!堆﹦⒂礤a》是書中的一篇,此文嘆息:“俗傳《陋室銘》,……昧者往往刻于琬琰,懸之屋壁?!?/p>
可見在1016年之前,假托劉禹錫作的《陋室銘》,不僅已寫成,而且已流傳。最早提到《陋室銘》的人,是錢唐釋智圓。
距離錢唐不遠的婺州,有此銘石刻。從這兩個跡象推測《陋室銘》是浙江省的文士假托劉禹錫之名撰寫的。
南方潮濕,地面上有青苔?!堵毅憽匪^“苔痕上階綠”,流露出南方人的口吻。
北方干燥,房屋左右前后少見青苔?!堵毅憽放c劉禹錫的文格不類。
劉禹錫撰銘,或四言,或七言,句式整齊?!堵毅憽分皇司?,計:四言六句、五言五句、三言一句,六言二句、又五言二句、三言一句、四言一句。
這樣雜亂的句式,與上述整齊的句式,形成尖銳的對比,怎么會出于一人之手呢? 劉禹錫擅長碑版文字,“用筆端凝,諳金石之體”(林紓《林氏選評名家文集·劉賓客集》評語),“矜煉雅健,金石文之正軌”(高步瀛《唐宋文舉要》甲編卷四評語),而“刻于婉琰”的《陋室銘》小氣、俗氣。就以開頭四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來說,完全違反常識。道教稱神仙居住的地方為洞天、洞府、靈山、仙山。
豈有仙居于矮山,龍游于淺水之理? 《陋室銘》與劉禹錫的思想作風、生活環(huán)境大不符合。例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一副瞧不起群眾的口吻,與劉禹錫《名子說》“欲爾于人無賢愚,于事無小大,咸推以信,同施以敬,俾物從而眾說,其庶幾乎”的思想作風不合。
如既云“調素琴”,又云“無絲竹之亂耳”,琴不是絲類樂器嗎?明顯地抵牾。如“有仙則名”是崇尚道教,“閱金經”是崇尚佛教,而來陋室“談笑”的是“鴻儒”,不是和尚、道士,反映出《陋室銘》的作偽者缺乏邏輯,拼湊成文,怎么能與“字字如鑌鐵鑄成,不能易也”(林紓《林氏選評名家文集·劉賓客集》評語)的劉禹錫作品相提并論、魚目混珠呢? 無論是否劉禹錫所作,《陋室銘》畢竟流傳千古,陋室亦因之而名聞天下。
如今,安徽和縣城中,三幢九間呈品字狀的房屋,斗拱飛檐,白墻黑瓦,典雅古樸,靜謐靈秀。石鋪小院綠茵遍地,松竹迎人,含英蘊秀,令人似乎嗅到濃郁的翰墨馨香。
院內東側小巧精致的亭內,立有“《陋室銘》碑石”,上刻流傳千年的《陋室銘》全文,字為書法家孟繁青所書,風骨端凝,清秀悅目。主室正中,有劉禹錫立像一尊,瀟灑莊重,上懸“政擢賢良”匾額。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譯: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就靈異了。
這雖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簡陋了)。青苔碧綠,長到臺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子中。
與我談笑的是博學的人,往來的沒有不懂學問的人。可以彈奏樸素的古琴,閱讀珍貴的佛經。
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
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