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區(qū)分俄語和法語?
以我之見,俄語和法語雖然不屬一個語族,一個是拉丁語族,一個是斯拉夫語族。但這兩門語言都是各自語族里的領(lǐng)頭語。盡管兩門語言在地理位置上相距甚遠,但要它們之間還真的有很多的共同之處。比如,它們都是分析性語言(
英語是次序性語言),也就是在語法功能上,比如:1、它們都是相對比較復雜的,名詞和形容詞都有詞性,這些對語法分析上有很大的好處,使語句表達能力更為清晰和嚴謹;2、名詞和形容詞有性及人稱代詞、數(shù)、(格)的一致;3、它們都強調(diào)動詞變位,動詞有豐富的時和態(tài)的變化,使動作時間段刻劃分明,等等。4、都有行動詞和副動詞的用法,(法語中是以現(xiàn)代分詞的形式來表現(xiàn)行動詞的)5、語音系統(tǒng)很有規(guī)律,都是直接按拼音規(guī)則讀音,基本可以做到怎么發(fā)音就怎么寫。6、有介詞(俄語叫“前置詞”的用法。當然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俄語沒有冠詞,法語有冠詞的用法,而且對初學者還有一定的難度。其實,相對而言,法語比俄語簡單點。比如,法語沒有格的變化了,名詞和形容詞配合只需要性和數(shù)的一致。等等。作為各自語族里的領(lǐng)頭語,學好法語可以稍稍自學,就可無師自通地看懂
意大利語、
西班牙語、
葡萄牙語和羅馬尼亞語等;學好俄語,就很容易掌握南斯拉夫的各種語言,對烏克蘭語、白
俄羅斯語以及東歐好幾種語言,都會比較容易地掌握。您看是嗎?
法語和俄語為什么很像
俄語和法語同屬于屈折語,名詞、動詞、形容詞都有詞尾變化。
俄語名詞有6格,復數(shù)相應(yīng)亦有六格,根據(jù)在句子中所處的語法地位而適用不同的格;形容詞修飾名詞,亦有六格,與名詞對應(yīng)同格;動詞有完成體和未完成體,根據(jù)不同主語要發(fā)生變位,有過去、現(xiàn)在、將來三個時態(tài),俄語是現(xiàn)代印歐語系中典型的屈折語,語法比較多,但都極具規(guī)律,相對于英語來講要板一些,但是比英語容易掌握。
法語的屈折性介于英語和俄語之間,但也是屈折很明顯的語種,名詞也有陰陽性,也有不同的格,形容詞也隨名詞格發(fā)生變化,動詞也要根據(jù)不同人稱變位,也分過去將來和現(xiàn)在時等等。法語詞尾變化比較簡單,但規(guī)律性比俄語要弱些。
俄語和法語哪個更難學?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俄語和法語在語法上有很多相似之處。
邏輯很相像。兩種語言都很清晰、準確,很難出現(xiàn)歧義。
如果題主的英語非常優(yōu)秀,法語會更容易一些。
英語同樣對俄語學習有一定助力,因為俄語中的拉丁語和法語外來詞也很多。
如果俄語優(yōu)秀的話,法語的學習亦會省力。反之亦然。
如果英語底子不佳,那么,學習任何一種語言難度都差不多,可以任選。
兩種語言的語法都較英語更加復雜,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上口程度,俄語稍慢一些。
希望能幫到你,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追問,望采納。
俄語和法語那個更難學?
法語比俄語更難學。一、俄語難在哪里:
1 名詞性數(shù)格 這些在英文中是不存在的,但是很多印歐語系的語言中都有,所以并不特殊,只能說英語極度簡化了。名詞有3個性,單復數(shù),6個格。
2 動詞變位 動詞有六個變位,按我們老師的話說,俄語的動詞原形其實記了沒啥用的,基本用不著。這話夸張了,但可以想見,大多數(shù)時候看到的俄語動詞都是變位形式,有的特殊變位甚至讓你無法推斷其原形,而且你在說每句話的時候動詞不能夠脫口而出,要先在腦子里根據(jù)主語及時態(tài)給它變位,所以初期很容易說得磕磕巴巴的。其實簡單地說動詞變位是不準確的,很多人只看到動詞的六個變位,事實上這個只要背下來常運用總會熟練的,動詞的復雜程度遠遠不止于此。俄語的動詞十分發(fā)達,最好的體現(xiàn)在動詞前綴上。前綴類型有幾十種。同樣的詞源,加不同的前綴意思就完全不同,甚至南轅北轍,而同樣一個動詞本身的意思也極其復雜,我總覺得比英語復雜,一個動詞有本義引申義經(jīng)常不少于10種,太常見了,總是容易弄混。
3 上述都算是語法吧,包括形動詞、副動詞、無人稱句等等,都是其他語言不存在的語言現(xiàn)象,需要一陣的理解鉆研,但語法這種東西,一旦理解了就可以舉一反三,其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這里補充一點無人稱句,為什么列出來,因為我們最熟悉的外語——英語中不存在無人稱句。英語有It is raining. 這種句子,中文翻譯或者隱含意是“天氣”,天下雨了,英文中也是有個形式主語it的,即使沒有真正主語,英文中一定有個形式主語,可俄語的無人稱句連形式主語都沒有,就是沒有主語。比如下雨了,“下”這個詞會是動詞,“雨”變成賓語,沒有任何主語。初學者肯定容易不好理解,但都是可以攻克的難關(guān),像前面說的,一旦懂了就是懂了。)
4 還有許多“習慣”問題。語言這東西很玄妙??偟恼f來就是“我們習慣這么說而不那么說”。比如用詞。詞義辨析是很大一塊冰山。同樣意思的詞有五六個,他們可以是語體的區(qū)別(公文語體、官方語、口語等),可以使表達情緒的強烈不同,可以是語境不同、可以是不同的內(nèi)涵和外延。在這里舉個例加強理解:俄語中常用的“有助于”有三個(只是常用),這三個要這么區(qū)分:一個是正式語體中用,一個是你全權(quán)幫助協(xié)助(比如你幫助妹妹學習),一個是你的幫助是一部分因素,比如好的天氣有助于運動會的開展。以上不可以混用。這么一看英語的help是不是太可愛了!(這個例子是才接觸過所以有印象,其實不算什么,遠遠不能體現(xiàn)俄語的變態(tài)……)總之區(qū)別或大或小,你都要記,用錯了詞,即使意思一樣,聽起來也很奇怪,會讓俄羅斯人不理解。
二、法語難在哪里:
個人認為難的部分是——“名詞的陰陽性”和“動詞的變位”。
首先說說名詞。每個名詞都有它們本身的陰陽性,而且是毫無理由,只能靠你們死記硬背啦!例如:冰箱、床、鼻子、辦公室等,這些都是陽性;再有,桌子、窗戶、汽車、大腿等,這些是陰性。我曾經(jīng)在大學好奇地問過我的法國老師,為什么這個詞是陽性,而那個詞卻是陰性?他回答我:我也不知道!
再來說說動詞變位。一般來講,我們總是從“現(xiàn)在時”的動詞變位開始入門。它們一共分為三種,第一種很容易,是由ER結(jié)尾,在學習中,你們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第二種還算容易,是由IR結(jié)尾,也能找出規(guī)律;以上兩種,稱之為“規(guī)則動詞”;第三種是由RE或OIR或部分IR結(jié)尾的動詞組成,這些叫“不規(guī)則動詞”,言下之意就是找不到規(guī)律可行。但也不用擔心害怕什么,說多了、看多了、寫多了,自然而然就會得心應(yīng)手啦!
學了“現(xiàn)在時”以后,肯定還應(yīng)該學其它幾種時態(tài)的動詞變位,別著急,“游戲規(guī)則”和上面說的一樣,第一種易、第二種稍難、第三種靠記性。
三、俄語跟法語哪個更難?法語:
法語之難不在發(fā)音,而在于動詞變位和性數(shù)變化。法語的每個動詞在每一種時態(tài)中都6種變位,而常用時態(tài)即超過10種,同時還得注意陰陽性和單復數(shù)的配合。再加上介詞、代詞的詞序以及在否定句、疑問句和命令句中的復雜變化,每表達一個句子,往往得要先把單詞在頭腦中排列組合一番,想好哪個先說、哪個后行,要不就會顛三倒四,說者吃力,聽者尤苦。
法語和俄語那個難學?請簡要說明理由
這位提問者,你好:法語和俄語都是分析型語言,都屬于語法比較復雜的語言。但不屬于同一個語族,法語為羅馬語族(也稱拉丁語族)的領(lǐng)頭語,而俄語則是斯拉夫語族的領(lǐng)頭語。從語法上講,名詞都有詞性,法語的名詞有陽性名詞,陰性名詞兩種詞性,每個名詞都有固定的詞性,在記單詞意義的時候,必須也記住該名詞是陽性名詞還是陰性名詞;而俄語則除了陽性、陰性名詞外,還有中性名詞,你在記單詞的時候,也必須同時記住該詞的詞性。由于這兩種語言在名詞和形容詞搭配的時候,形容詞必須要和所修辭的名詞保持性(詞性)和數(shù)(單數(shù)還是復數(shù))的一致。這就為什么在記單詞的時候,一定要同時記住該名詞是什么性,否則形容詞在跟它做搭配的時候,就沒法辦了。這主要說的是法語的形容詞和名詞的搭配關(guān)系。而俄語,除了和法語一樣,在名詞和形容詞搭配時要注意到性、數(shù)的一致外,還需要另外考慮到名詞格的變化,與之配合的形容詞,也要進行格的變化一致。所謂名詞格的變化是指在句子中,該詞充當成份(功能)的不同,比如是當作主語呢,還是當作賓語(俄語稱賓語為“補語”),還是充當其他成份,都是由變格來確定的。比如主語一般是第一格,表示主格,表示所屬的關(guān)系時,要用第二格,表示所屬格,表示一種給予的關(guān)系時,要用第三格,也就是給予格,表示謂語的時候,要用賓格(也叫補格),表示工具功能時,要用第五格,也叫工具格,而表示狀語成份的時候,要用第六格,也叫狀格。格的變化,是將每個單詞的詞尾進行變化來體現(xiàn),也就是說不單要記每個單詞的意思,也要記住每個單詞的單數(shù)六個格的詞尾變化,以及單詞復數(shù)的六個格的詞尾變化。由于名詞有陽性、陰性和中性三種不同的詞性,因此每個形容詞由于要跟不同詞性的名詞進行搭配,也就產(chǎn)生了每個形容詞要記住其陽性、陰性和中性時的不同詞尾形式,加上要跟名詞進行性、數(shù)、格的一致配合,那么就是說,每個形容詞在使用上,你要記住該形容詞的72種詞尾變化(當然有很多的詞尾變化最終的形式是一樣的,但你必須知道它們是在句子中充當了何種成份)。法語和俄語,在動詞的使用上,都要根據(jù)其人稱代詞的不同而須進行動詞的變位,也就是說每個動詞根據(jù)單數(shù)三個人稱和復數(shù)三個人稱進行動詞詞尾的變化,使人能清楚地知道該施動動詞是第幾人稱。這一點,英語的動詞變化與其相比,則可以說幾乎沒有,通常也就是在單數(shù)第三人稱的時候,在詞尾加-S。另外法語和俄語動詞的時態(tài)變化要比英語要復雜幾十倍,這是需要特別注意到地方。其他等等的語法現(xiàn)象,這里就不再一一列舉了。但就俄語和法語這兩種語言進行比較的話,本人還是認為俄語還是要比法語更復雜點,也更難學點。當然花了功夫,都是可以學好學會的。祝你成功!
平時看電影覺得俄語和法語聽起來好像,請問這兩種語言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嗎?即同與不同,謝謝!
法語屬于印歐語系羅曼語族,俄語屬于斯拉夫語系?;緵]有很大聯(lián)系。但是因為彼得大帝時期俄羅斯全面西化,以及其實歐洲就那么點大,各種語言的互相影響還是很明顯的。
但是,總體說來,這兩種語言沒有什么相似的。
你多聽聽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一點都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