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4年12月25日 23:33
小升初必背的唐詩
《小池》《石灰吟》《梅花》《游子吟》
(一)《小池》
1.作者簡介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南宋杰出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2.詩詞原文及鑒賞
原文: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鑒賞:
《小池》是宋朝詩人楊萬里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中,作者運用豐富、新穎的想象和擬人的手法,細膩地描寫了小池周邊自然景物的特征和變化。表現(xiàn)了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第一句寫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寫小池之上有一抹綠蔭相護。第三句寫小荷出水與小池相伴。結句寫蜻蜓有情,飛來與小荷為伴。
第一句,緊扣題目寫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細流的泉水。泉水從洞口流出,沒有一絲聲響,當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細流,更是小而又小了。這本來很尋常,然而作者卻憑空加一“惜”字,說好像泉眼很愛惜這股細流,吝嗇地舍不得多流一點兒。于是這句詩就立刻飛動起來,變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寫樹陰在晴朗柔和的風光里,遮住水面。這也是極平常之事,可詩人加一“愛”字,似乎用她的陰涼蓋住小池,以免水分蒸發(fā)而干涸,這樣就化無情為有情了。而且,詩舍形取影,重點表現(xiàn)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靈。
三、四句把焦點縮小,寫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剛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顯露出勃勃生機,可在這尖尖嫩角上卻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領略春光。小荷與蜻蜓,一個“才露”,一個“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一切,捕捉那稍縱即逝的景物。
3.典型例題:
《小池》的三、四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歷來為人們所推崇,原因是什么?請作簡要分析。
答案:這兩句詩選景角度巧妙自然,極富生活情趣。一個“才露”,一個“早立”,前后照應,逼真地描繪出蜻蜓與荷葉相依相偎的情景。
4.詩詞故事
初夏,詩人楊萬里看見一只蜻蜓立在荷葉上的上面,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首詩。楊萬里寫詩主張師法自然,他對自然景物有濃厚的興趣,常用清新活潑的筆調,平易通俗的語言,描繪日常所見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縱即逝的變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畫面,因而詩中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
(二)《石灰吟》
1.作者簡介
于謙(1398-1457),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詩人、政治家和軍事家。這一首七言絕句,作于明成祖永樂十三年,當時于謙只有十七歲。
2.詩詞原文及鑒賞
原文: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鑒賞: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閑”?!傲一鸱贌保斎皇侵笩裏捠沂?。加“若等閑”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征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
第三句“粉身碎骨渾不怕”?!胺凵硭楣恰睒O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渾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lián)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
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3.詩詞故事
于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謙議立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tǒng)治。但英宗復辟后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4.典型習題
1.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_朝詩人______?!耙鳌笔莀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答:明 于謙 吟誦
2.解釋下列詞語。
等閑:_________________
渾:_________________
清白:_________________
答:平常 全 高尚的情操
3.詩的前兩句看似寫石灰的燒煉,其實象征著_________________;
三、四兩句描寫了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表達了詩人_________________的決心。
答:志士仁人無論面臨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平常,不怕犧牲,為國盡忠。
4.在括號內填上適當?shù)年P聯(lián)詞語將句子銜接起來。
( )千錘萬鑿,( )烈火焚身,( )粉骨碎身,我( )要留清白在人間。
答:無論 不管 即使 也
(三)《梅花》
1.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謚號“文”。神宗熙寧三年(1070)和八年(1075)兩任宰相,曾積極進行政治經濟改革。但由于受保守勢力的反對,終于失敗并被罷相。晚年退居在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鐘山,悲憤死去。他工于絕句,且內容充實,語言精練,風格雄健。晚年作品藝術造詣極高。作品有《臨川文集》。
2.詩詞原文及鑒賞
原文: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鑒賞:
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于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逼湟獯笾聻?,在墻旮旯的地方,有幾枝梅花正在那兒冒著嚴寒默默地開著?!皦恰?,說明“梅”生長的環(huán)境極為偏僻,告訴人們,這幾枝“梅”所處的環(huán)境不佳,地位卑微,無人賞識和眷顧,但依然凌寒開放?!傲韬?,即迎著嚴寒,冒著風雪?!蔼氉蚤_”,即孤獨地默默地開放,意在告訴人們,那梅花不僅不擇地勢和環(huán)境,更可貴的是它還不畏嚴寒,不畏孤獨和寂寞,不向嚴寒低頭,不向風雪彎腰,堅韌,倔強,剛強,高潔。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边@兩句詩的大概意思是說,那墻角處掛滿枝頭的花朵遠遠地望去就知道不是雪,因為那梅花淡淡的幽香早已經一陣一陣地飄過來了。
3.詩詞故事
作者王安石當時正處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仍然積極力主改革,因此,非擔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反而卻遭到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在這種情況下,其孤獨的心態(tài)和艱難的處境,與梅花共同之處自是可知的。這首小詩看似平白淺顯,實則意味深遠,它告訴人們堅強高潔的人格才最具偉大魅力。
4.典型習題
1.全詩用梅花來比擬人的品格,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意?
答:作者贊美梅花的高貴品質,實際上是表明自己堅韌不拔在逆境中潔身自好的心態(tài),是借物言志的一種方法。
2.南宋人李壁評此詩說:“《古樂府》‘庭前一樹梅,寒多不覺開。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來?!G公(王安石)略轉換耳,或偶同也。其言下之意,是說王安石的詩有抄襲這首樂府詩的可能。你的看法呢?請簡要評析。
答:這首古樂府只不過就梅花而詠梅花,形象和意境都沒有跳出梅花本身。而王安石詩的“凌寒獨自開”,顯示了詩人對梅花的感情,表達了不懼惡境的心境,所詠的是“有我之境”,不是客觀的描寫。
(四)《游子吟》
1.作者簡介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F(xiàn)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
2.詩詞原文及鑒賞
原文: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鑒賞: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 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
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用“線”與“衣”兩件極常見的東西將“慈母”與“游子”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寫出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感情。
三、四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通過慈母為游子趕制出門衣服的動作和心理的刻畫,深化這種骨肉之情。母親千針萬線“密密縫”是因為怕兒子“遲遲”難歸。偉大的母愛正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自然地流露出來。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飾,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作者直抒胸臆,對母愛作盡情的謳歌。這兩句采用傳統(tǒng)的比興手法:女兒像區(qū)區(qū)小草,母愛如春天陽光。女兒怎能報答母愛于萬一呢?懸絕的對比,形象的比喻,寄托著赤子對慈母發(fā)自肺腑的愛。
3.詩詞故事
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詩人自然不把這樣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詠,公務則有所廢弛,縣令就只給他半俸。當是他居官溧陽時的作品。詩中親切而真淳地吟頌了一種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因而引起了無數(shù)讀者的共鳴,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
4.典型習題
1.“三春暉”的意思是。
答:春天的陽光,比喻母愛
2.這是唐代著名詩人孟郊的一首歌頌 的著名詩篇。詩的前四句描寫的是 的情景;后兩句,作者用 比喻子女,用 比喻子女的心,用 比喻深切偉大的母愛。
答:偉大母愛 母親為臨行兒子縫補衣裳 小草 “寸草心” “三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