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啦 美文學習

二月二日出郊翻譯及賞析(二月二日出郊閱讀賞析)

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4年12月27日 11:17

【命題趨勢】

分析詩歌情感是詩歌必考的內(nèi)容,一般以答題的方式出現(xiàn),所占分析較高,一定要作為備考的重點,抓住要領,強化訓練。

【真題再現(xiàn)】

【2021年新高考八省聯(lián)考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幽州新歲作

張說

去歲荊南梅似雪,今年薊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華去復來。

邊鎮(zhèn)戍歌連夜動,京城燎火徹明開,

遙遙西向長安日,愿上南山壽一杯。

1.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首聯(lián)分別寫兩地物候,以雪喻梅,又以梅喻雪,循環(huán)往復,頗有意趣。

B. 詩人慨嘆人事無常,不能自主,但面對新春去而復來,還是感到欣慰。

C. 頸聯(lián)寫新年伊始,普天同慶,不論京都邊塞,全都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D. 詩人暗自祝禱,待到重返長安的那一天,必將把酒盡歡,為自己上壽。

2. 請簡要概括這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答案】1. D

2. ① 通過描寫景物、氣候的變易,抒發(fā)對南北流徙、時光葆苒的感慨,喜中寓悲;②詩人身在邊關,心系朝廷,渴望能早日回到長安。

【解析】

1. D.“為自己上壽”理解錯誤。尾聯(lián)的意思是向西遙望長安,希望回到朝廷,獻酒于君王,祝他壽比南山。

2.全詩圍繞“新歲”的景物來寫。

首聯(lián)寫詩人去年新年,在荊州看到梅花遍地開放如同漫天飄飛的雪花,今年新年,在幽州看到雪花漫天飄飛宛若遍地盛開的梅花,去年今歲,處境不同,暗示了詩人一年來的仕途遭遇。

頷聯(lián),詩人感嘆人事無常,變化不定,只有自然的時序,周而復始,不失常度。

最后兩聯(lián),寫詩人由邊鎮(zhèn)將士慶賀新年的情景,聯(lián)想到京城燈火通明的新年景象,希望能回到長安,為皇上敬酒,?;噬蠅郾饶仙健1磉_了希望重新得到皇上信任的思想。

【考點詳解】

一、詩歌中常見的修辭: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另一事物,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等。運用比喻可以化深奧為淺顯,化平淡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化繁冗為簡潔。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夸張:就是為達到某種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修辭。運用夸張可以突出特征,強化感情;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擬人:就是把物當作人來寫。運用擬人可以化物為人,親切自然;生動活潑,具體形象。如:羌笛何需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對偶:就是用字數(shù)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句子表示兩個相對、相近或相關的一種修辭方式。運用對偶可以使結構對稱,形式整齊;節(jié)奏鮮明,音節(jié)和諧;高度概括,富有表現(xiàn)力。如: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洲?!揞棥饵S鶴樓》

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nèi)容相關、語氣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氣,強調(diào)內(nèi)容,加重感情的修辭方法。運用排比可以使結構緊湊,文意貫通;增強文章的氣勢,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木蘭詩》

反復:就是為了強調(diào)某種意思、突出某種情感,特意重復使用某些詞語、句子或者段落等。運用反復可以突出內(nèi)容,強化感情,增強感染力。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钋逭铡度鐗袅睢?/p>

借代:就是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事物,而借用與它有密切關系的事物來代替。運用借代可以使詩歌生動活潑,使語言形象鮮明,利于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醪g《芙蓉樓送辛漸》

設問:就是明知故問,自問自答。運用設問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fā)思考,加深理解。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雙關:就是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利用詞的多義或同音的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的修辭,有諧音雙關和語意雙關兩種。運用雙關可以使表達含蓄,語義豐富。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獎⒂礤a《竹枝詞》

頂真:就是用句末的詞語作下一句的開頭的詞語的修辭。運用頂真可以使環(huán)環(huán)緊扣,引人入勝。議事說理,準確、謹嚴、周密。抒情寫意,格調(diào)清新。壯物敘事,條理清晰。如: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通感:也叫移覺,就是把人的各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通過比喻或形容溝通起來的修辭。運用排比可以使感覺互換,生動形象,啟人聯(lián)想,耐人尋味。如: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纹畹摹队駱谴捍壕啊?/p>

對比:使事物特征鮮明突出,表達強烈的感情。如: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哌m《燕歌行》

答題模式:

1.答題時首先明確手法。

2.結合詩歌解釋為什么是這種手法。

3.答出效果。

二、詩歌中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

1、聯(lián)想、想象:聯(lián)想由一事物聯(lián)系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lián)系起來造成一個典型。

2、鋪墊:為主要情節(jié)做準備或醞釀高潮到來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節(jié)。

3、象征: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lián)想的具體形象,表現(xiàn)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4、對比(對照):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對照,互相比較。

5、襯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zhì)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

6、抑揚: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diào)其中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后抑和先抑后揚之分。

7、(前后)照應:指詩中對前面所寫的作必要的回答。恰當運用這種方法使結構顯得緊湊、嚴謹。

8、正側(cè)描寫: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鮮明、突出的是側(cè)面描寫。

9、虛實結合:是指現(xiàn)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襯,以實襯虛、以虛襯實,交織一起表達同一樣的情感。

10、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盡其妙的基礎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含蓄地寄托作者的主張、哲理,能給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間。

11、直抒胸臆:即景抒懷,直接表達詩人面對自然景象所產(chǎn)生的情感和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12、借景抒情:通過景物描寫,襯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13、融情于景: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正面不著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發(fā)感情。

14、襯托或渲染:對環(huán)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岀事物的特點,營造氛圍。

15、動靜結合:對事物、景物作動態(tài)、靜態(tài)的描寫,兩者相互映襯,構成一種情趣。

16、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tài)度、個人的意緒和愿望等等,屬于借古抒懷。委婉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答題模式:

(1)首先必須準確指出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或何種技巧,其次才是對相關技巧的具體的鑒賞。

(2)結合相關詩句說說這個手法的內(nèi)容,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

(3)說說作者采取這種手法的原因。

(4)再次解釋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傳達了怎樣的旨趣,運用該手法的好處。在鑒賞過程中的語言表述必須是將詩歌的意境解釋和形式技巧的鑒賞結合在一起的流暢優(yōu)美的賞析。

三、寫景手法

對于詩詞中的景,鑒賞時應主要注意的常見方法和技巧有以下幾點:

1.留意作者觀察景物的立足點和描寫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變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如繪形、繪聲、繪色?!皝y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p>

3.理解和說明描寫景物的技巧,參照前面的表現(xiàn)手法。

4.語言運用方面,既要學會欣賞像盛唐詩人所描寫的雄渾壯麗的景象,如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又要善于體會詩人細致入微的觀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四、抒情方式

詩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懷、托物言志、懷古傷今等,還有借助特殊的方式抒情如用典、對比、細節(jié)描寫等,答題時根據(jù)具體的詩歌具體的分析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對有關人物和事件表明愛憎態(tài)度的抒情方式。

中國古典詩歌的創(chuàng)作十分講究含蓄、凝練。詩人在處理情感時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敘事則因事緣情,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托物言志,記史則詠史抒懷。

因事緣情

如唐代張籍的<秋思>"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边@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富于包孕的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jié),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作客他鄉(xiāng)的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懷念。又如白居易的<藍橋驛見元九詩> “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边@首絕句,乍讀只是平淡的征途紀事,頂多不過表現(xiàn)白與元交誼甚篤,愛其人而及其詩而已。其實,這貌似平淡的二十八字,卻暗含著詩人心底的萬頃波濤??少F的友情,可泣的共同遭際,詩中一句不說,只是讓讀者自己去尋覓包含在春雪秋風中的人事深沉變化,去體會詩人那種沉痛凄愴的感情。這正是所謂“言淺而深,意微而顯”。

借景抒情

當作者對某種景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過描寫景物予以抒發(fā),這種抒情方式就叫做借景抒情。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

樂景寫樂情:如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笔敲枥L春雨夜景,表現(xiàn)喜悅心情的名作。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從春草中,從園柳和鳴禽中,詩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機,透露出喜悅的感情。

哀景述哀情:如劉禹錫的《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痹娙税咽^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寫,放在帶涼意的潮聲中寫,放到朦朧的月夜中寫,這樣尤能顯示出故國的沒落荒涼。只寫山水明月,而六代繁榮富貴,俱歸烏有。詩中句句是景,然而無景不融合著詩人故國蕭條,人生凄涼的深沉感傷。再如元稹的《聞樂天授江州司馬》“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痹≠H謫他鄉(xiāng),又身患重病,心境本來就不佳。忽然聽到摯友也蒙冤被貶,內(nèi)心更是極度震驚,萬般怨苦,滿腹愁思一齊涌上心頭。以這種悲涼的心境觀景,一切景物也都變得陰沉昏暗了。首尾兩句,既是景語,又是情語,以哀景抒哀情,情與景融合一體,“妙合無垠”。

樂景襯哀情:《姜齋詩話》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如杜甫的《絕句二首》“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碧綠的江,青蔥的山,火紅的花,潔白的鳥,這春末夏初的景色不可謂不美,可惜歲月荏苒,歸期遙遙,非但引不起游玩的興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傷。再如唐代張仲素的《春閨思》“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桑。提籠忘采葉,昨夜夢漁陽?!贝阂獍蝗坏拿谰胺匆r出少婦內(nèi)心的哀怨、凄涼。以樂景寫哀情,別具韻致。

托物言志

作者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來表達某種志向或情感,詩中的物帶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虞世南的《蟬》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痹娭腥木浣柘s聲遠傳的獨特感受,道出了蘊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遠播,從而表達出對人的內(nèi)在品格的熱情贊頌和高度自信。王安石的《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v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作塵?!毙踊ǎk麗而脫俗,傍水杏花,更是風姿綽約,神韻獨絕。本詩寫臨水開放的杏花,是一首詠物詩,更是作者淡然心境,高潔人格,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倔強個性的體現(xiàn)。

詠史抒懷

如張可久的《 [中呂]·賣花聲》懷古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zhàn)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這首曲慨嘆秦漢時統(tǒng)治者之間的戰(zhàn)爭和各民族間的戰(zhàn)爭,給老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災難,表現(xiàn)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又如劉禹錫的《 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蔽羧哲囁R龍的朱雀橋,衣冠往來的烏衣巷,而今已經(jīng)荒涼冷落,籠罩在寂寥慘淡的氛圍之中。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聽到作者對這一變化發(fā)出的滄海桑田的無限感慨。

【對點訓練】

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暮春

王禹偁①

寂寞紅芳又一年,老郎空解惜春殘。

才聞鶯囀夸楊柳,已被蟬聲哭牡丹。

壯志休磨三尺劍,白頭誰藉兩梁冠②。

酒罇何必勞人勸,且折余花更盡歡。

[注]①王禹偁:北宋詩人、散文家,因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調(diào)。②梁冠:有橫脊的禮冠,古代帝王大臣所用的冠帽。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從題目看,本詩描寫晚春景物,既有惜春之意,又蘊含著作者的情感。

B.賞花、磨劍、喝酒等一系列動作,是作者內(nèi)心情感的外在體現(xiàn)。

C.作者著一“老”字,表明自己年事已高,對比青年時代,感嘆青春易逝。

D.作者借景抒情,抓住了景物跟獨特感受的契合點,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2.詩歌表達了作者哪些情感?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答案】1.C

2.①時光易逝,年事已高的感傷。寂寞蕭索的紅花又度過一年,衰老如我,看著滿地殘花意識到春光已逝,年華易老。仿佛剛剛才聽到鶯啼婉轉(zhuǎn),還在夸贊楊柳依依,可轉(zhuǎn)眼間,入耳的已是在惜嘆牡丹凋謝的悲戚蟬鳴了。感嘆時光易逝,而自己年事已高。②壯志難酬的慨嘆。雖有報國壯志,無奈年事已高,無人賞識,只能白頭空嘆。③借酒澆愁,聊以自慰。尾聯(lián)借酒銷愁,再賞滿地殘花以求得盡暮春之歡,自我寬慰。

【分析】

1.C.“對比青年時代”理解錯誤,作者并沒有與青年時代對比,只是感嘆青春已逝。

故選C。

2.首聯(lián):“寂寞紅芳又一年,老郎空解惜春殘”意為:寂寞蕭索的紅花又度過一年,衰老如我,看著滿地殘花意識到春光已逝,年華易老??梢愿爬ǔ龅谝稽c:作者看到滿地的落花,感嘆時光易逝,而自己年事已高。

頷聯(lián)“才聞鶯囀夸楊柳,已被蟬聲哭牡丹”,意思是說仿佛剛剛才聽到鶯啼婉轉(zhuǎn),還在夸贊楊柳依依,可轉(zhuǎn)眼間,入耳的已是在惜嘆牡丹凋謝的悲戚蟬鳴了,得出答案:;黃鶯悅耳動聽的鳴聲,很快衰殘的蟬凄聲取代,更增添了悲傷之情。

頸聯(lián)“壯志休磨三尺劍,白頭誰藉兩梁冠”,意為:雖有報國之志,但年事已高,想到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可以概括出第三層:自己雖有報國壯志,無奈年事已高,屢次被貶,無人賞識,只能白頭空嘆。

尾聯(lián)“酒罇何必勞人勸,且折余花更盡歡”,意為:只能借酒消愁,再賞滿地殘花或許更可盡暮春之歡??梢愿爬ǔ龅谌c:作者壯志難酬,只好借酒澆愁,聊以自慰。

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3-4題。

陪鄭公秋晚北池臨眺①(節(jié)選)

杜甫

萋萋露草碧,片片晚旗紅。

杯酒沾津吏,衣裳與釣翁。

異方②初艷菊,故里亦高桐。

搖落關山思,淹留戰(zhàn)伐功。

(注)①唐代宗廣德二年(公元764年)秋天,杜甫同鄭公(即嚴武,封為鄭國公,時任成都尹)在成都北池臨眺作此詩。②異方:這里指成都。

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一二句緊扣題目中的“臨眺”二字,寫所望之景——池邊碧草及船上紅旗。

B.三四句轉(zhuǎn)述人事,寫鄭公于酒席上賞酒給渡口的小吏,贈衣于釣魚的老翁。

C.五六句由成都菊花之艷麗想到故鄉(xiāng)梧桐之繁盛,兩相比照,情感自然流露。

D.詩歌寄情于景,景中含情,詩人所用意象,色彩明麗突出,倍增情感濃度。

4.本詩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結合詩歌內(nèi)容簡要賞析。

【答案】3.C

4.對北池美麗景色的喜愛之情;對嚴武的慷慨和仁愛的贊美之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分析】

3.C.“梧桐之繁盛”錯誤?!肮世镆喔咄钡囊馑际恰拔也唤肫鸸世飿I(yè)已落葉的梧桐”,“高桐”指晚秋落盡葉子顯得舒朗挺拔的梧桐樹。

故選C。

4.此詩于唐代宗廣德二年秋天杜甫同嚴武在北池臨眺時所作,此詩中包含了作者復雜的情感。

第一句“萋萋露草碧,片片晚旗紅”,通過對偶句寫出了北池當時的美景,“池邊長著十分茂盛的碧綠野草,小船上一面面的小旗被晚霞映紅”,表現(xiàn)了作者對北池美景的喜愛之情;

第二句“杯酒沾津吏,衣裳與釣翁”寫嚴武于席前把杯酒賞給津渡小吏,又以衣裳贈與釣魚的老翁,這是對嚴武親民形象的描寫,突出了嚴武對治下百姓的慷慨和仁愛;

第三、四句“異方初艷菊,故里亦高桐。搖落關山思,淹留戰(zhàn)伐功”則是作者在詩中重點抒發(fā)的感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以及盼望早日能回到家鄉(xiāng)的情感。此時此地成都的菊花正開得鮮艷,想必家鄉(xiāng)洛陽的梧桐已是葉子落盡,以舒朗挺拔的形象禮遇秋風之中,在這秋風之中,詩人盼望戰(zhàn)事早日結束,使自己能夠早日得以返回故里,作者在此抒發(fā)了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

三、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5-6題。

送李問政河北簡兵①

張 說

斗酒貽朋愛,躊躕出御溝。

依然四牡別,更想八龍游②。

密親仕燕冀③,連年邇寇讎④。

因君閱河朔,垂淚語幽州⑤。

(注)①簡兵:通過演習挑選軍吏士卒。②牡、龍:皆指馬。③燕冀:即河朔一帶,大部分為燕云十六州領地。唐末,北方先后換了五個朝代(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和后周)。后晉時河溯被石敬瑭割讓給契丹。④讎:即“仇”。⑤幽州:時為契丹都城。

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題目不僅以“送”字點明詩的題材,還點出朋友身份以及朋友前去之地、所做之事。

B.首聯(lián)描繪送別場景,以“斗酒”相贈別,以“躊躕”見心理,兩相對照,感染力較強。

C.頷聯(lián)運用夸張手法,以朋友別時與歸來時乘坐車駕的不同來凸顯情感,構思很巧妙。

D.尾聯(lián)“因君閱河朔”一句既照應了詩題,同時也點明了詩人情感進一步延伸的原因。

6.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案】5.C

6.①惜別之情。詩中描繪了詩人送別朋友時的宴請場景,表達了惜別之情。②對朋友取得功業(yè)的美好期盼。詩中“更想八龍游”是寫朋友歸來之時,乘坐八匹神馬的車駕,從而表達對取得功業(yè)的期盼。③擔憂之情。朋友去離敵人很近的地方,心中難免有些擔心。④對外族入侵,占據(jù)疆土的憤恨和國土淪喪的痛心。詩中“連年邇寇讎”寫連年受到外族的侵略,從而表達疆土被侵的憤恨。眼見河朔一帶都成了外族土地,談論起來流淚不停,從而表達了詩人對國土淪喪的痛苦。

【分析】

5.C.“頷聯(lián)運用夸張手法”分析錯誤,這里沒有運用夸張手法,四匹馬與八匹馬的車駕,體現(xiàn)的是不同待遇與不同身份。

故選C。

6.①惜別之情。首聯(lián)“斗酒貽朋愛,躊躕出御溝”描繪送別場景,以“斗酒”相贈別,以“躊躕”見心理,兩相對照,感染力較強表現(xiàn)了朋友離開時依依不舍的深情厚誼。

②對朋友取得功業(yè)的美好期盼。頷聯(lián)中“更想八龍游”想象朋友歸來之時的盛大情景樣子,表達對朋友仕途之路的美好祝福和期盼。希望朋友到時能乘坐八匹神馬的車駕,可謂衣錦還鄉(xiāng)。

③擔憂之情。頸聯(lián)“密親仕燕冀,連年邇寇讎”中“密親”指朋友,“燕冀”交代朋友所去之地瀕臨敵營非常危險,關心朋友的生命安危。

④憤恨悲痛。對外族入侵致使國土淪喪憤恨占據(jù)疆土的外敵?!斑B年”寫入侵的頻率和次數(shù)之高;尾聯(lián)“垂淚語幽州”,幽州指河朔一帶,而今都被入侵的外地侵占,“垂淚語”,意思是流著淚說話,詩人憂國憂民對國土淪喪的痛苦。

四、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7-8題。

送魏萬①之京

李頎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jīng)r是客中過。

關城②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注]①魏萬:又名顥,上元(唐高宗年號,674-676)初進士。②關城:潼關。

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的首聯(lián),用倒戟而入的筆法,先說魏萬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點出前一夜的景象,極為得勢。

B.頷聯(lián)中,作者借所見到的鴻雁和云山兩個意象,表達了與朋友分別之時的黯然神傷,可謂情與景的完美交融。

C.頸聯(lián)中,作者想象去京城路上和皇宮庭苑的景象。“催”字最妙,本來是寒氣使樹變色,但寒不可見而樹色可見,見樹色而知寒近,是樹色把寒催來的。

D.全詩將敘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情感的表達含蓄蘊藉又不失直白真切,非常靈動地表達了詩人的真摯情感。

8.結合全詩,分析詩歌表現(xiàn)了詩人哪些思想情感。

【答案】7.B

8.①與友人離別的不舍與傷感;②對朋友路途和京城生活的擔憂、關切;③對朋友殷切的勉勵和囑托。

【分析】

7.B.“作者借所見到的鴻雁和云山兩個意象,表達了與朋友分別之時的黯然神傷”錯誤,“鴻雁”設想魏萬在途中的寂寞心情。

故選B。

8.《送魏萬之京》是唐代詩人李頎的作品。首聯(lián)用倒戟法落筆,點出出發(fā)前,微霜初落,深秋蕭瑟;頷聯(lián)寫離愁,寫游子面對云山,黯然傷神;頸聯(lián)介紹長安秋色,暗寓此地不可長留;末聯(lián)以長者風度,囑咐魏萬,長安雖樂,不要虛擲光陰,要抓緊成就一番事業(yè)。詩人把敘事、寫景、抒情融合在一起,以自己的心情來設想、體會友人跋涉的艱辛,表現(xiàn)了詩人與友人之間深切的友情,抒發(fā)了詩人的感慨,并及時對友人進行勸勉。翻譯:清晨聽到游子高唱離別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過黃河。懷愁之人最怕聽到鴻雁鳴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過客。潼關晨曦催促寒氣臨近京城,京城深秋搗衣聲到晚上更多。請不要以為長安是行樂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寶貴時光消磨。

這是一首送別詩,被送者為詩人晚輩。此詩意在抒發(fā)別離的情緒。

對朋友路途和京城生活的擔憂、關切?!傍櫻悴豢俺罾锫?,云山?jīng)r是客中過”,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歸,飄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聲,從天末飄來,使人覺得悵惘凄切。而抱有滿腹惆悵的人,當然就更難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風景,而對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對云山,便會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傷。他鄉(xiāng)游子,于此為甚。這是李頎以自己的心情來體會對方?!瓣P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從洛陽西去要經(jīng)過古函谷關和潼關,涼秋九月,草木搖落,一片蕭瑟,標志著寒天的到來。本來是寒氣使樹變色,但寒不可見而樹色可見,好像樹色帶來寒氣,見樹色而知寒近,是樹色把寒催來的。

對朋友殷切的勉勵和囑托?!澳婇L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純?nèi)皇情L者的語氣,予魏萬以親切的囑咐。這里用“行樂處”三字虛寫長安,與上二句中的“御苑砧聲”相應,一虛一實,恰恰表明了詩人的旨意。他諄諄告誡魏萬:長安雖是“行樂處”,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寶貴的時光,輕易地消磨掉,要抓緊時機成就一番事業(yè)??芍^語重心長。

五、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9-10題。

途中見杏花

吳融

一枝紅艷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游。

更憶帝千萬樹,澹煙籠日暗神州。

(注)①吳融,晚唐后期詩人。寫作此詩時,詩人已離開朝廷,漂泊在外。②帝鄉(xiāng),皇帝住的地方,此指都城長安。長安多杏樹。

9.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A.詩人在漂泊途中偶見一枝杏花,這觸動了他滿懷的復雜心緒,讓他寫下這首筆法委婉細膩,情感動人的詩歌。

B.“一枝紅艷出墻頭”,與宋人葉紹翁《游園不值》中的名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表達的情感相同,都表達了詩人對春回大地的無比欣喜和激動。

C.頸聯(lián)寫天色已晚,寂靜的樹林中黃鸝鳥最先歸來,春色尚早,杏花在陡峭的春寒中獨自綻放,卻沒有蜂飛蝶舞。

D.尾聯(lián)虛寫,詩人從眼前的鮮花聯(lián)想到往年在京城長安看到的千萬樹杏花,浮現(xiàn)于詩人腦海中的這幅長安杏花圖,實際上代表著他深心憶念的長安生活。

10.這首詩流露出詩人的哪些情感?請結合相關詩句簡要分析。

【答案】9.B

10.①惜春之情。春色匆匆,長期觀賞都會有花敗的遺憾,更何況自己行色匆匆,更無法等到花朵開盡。②流離之苦(或:漂泊之苦;或:飄零之苦;或:身世之嘆)。詩人飄零在外,縱逢賞心悅目之景也要行色匆匆難停留;杏花獨自盛開于早春,無蝶欣賞,正是詩人孤獨寂寞的寫照。③故國之思(或?qū)Τ⒌乃寄钪?;或?qū)﹂L安的思念之情;或?qū)业乃寄钪椋?。詩人由眼前鮮艷的杏花聯(lián)想到當年在京城長安看到的千萬樹杏花盛開的絢麗景象。詩人雖然落魄飄零,卻依然心系朝廷,點出了自己的愁懷所在。

【分析】

9.B.“表達的情感相同,都表達了詩人對春回大地的無比欣喜和激動”說法錯誤,表達的情感不同。“一枝紅艷出墻頭”,面對紅艷的杏花,詩人卻因獨自奔波于茫茫的旅途中,各種憂思盤結胸間,那枝昭示著青春與生命的杏花映入眼簾,卻在他心頭留下異樣的憂愁苦澀。

故選B。

10.首聯(lián)說:一枝淡紅的杏花探出墻頭,而墻外的行人正傷春惆悵。“紅杏出墻”與“行人正獨愁”對比,點明作者的滿懷愁緒,明媚的春光下,詩人卻“獨愁”,正是因其“行人”身份,行色匆匆,無暇觀賞,可能杏花就已凋零,自然傷感。

頷聯(lián)說:這枝杏花的樣子好像跟我一樣傷春惆悵,我們哪里禁受得了相逢在這春去匆匆難相留的時節(jié)?寫出詩人郁悶不得志,漂泊異鄉(xiāng)的憂思情懷。

頸聯(lián)說:天色已晚,寂靜的樹林中黃鸝鳥最先歸來,春色尚早,杏花在陡峭的春寒中獨自綻放,卻沒有蜂飛蝶舞。黃鶯與蝴蝶形成對比,寫杏花獨自綻放,其實寄寓著作者自己的孤獨寂寞之情。

尾聯(lián)為:這時候我更懷念長安的千萬株桃濃杏淡,可惜暮色已經(jīng)籠罩住了夕陽的光輝整個神州一片黯淡。寫詩人聯(lián)想到往年在京城看到的迷人景色。由紅杏引起的愁思為切入點,托物寄興,抒發(fā)了詩人對京都的懷念之情,也流露出詩人愁的根本:漂泊在外,仍心系朝廷。

【模擬提升】

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

旅中送遷客

吳融

天南不可去,君去吊靈均。

落日青山路,秋風白發(fā)人。

言危無繼者,道在有明神。

滿目盡胡越,平生何處陳。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為送別詩,情感真摯,格調(diào)相同。

B.本詩熔敘事、寫景、抒懷于一爐,描寫簡備精當,感情深沉含蓄。

C.“靈均”是屈原的字,表面寫朋友去憑吊屈原,實寫其被貶遭際。

D.頷聯(lián)點明送別的時間,色彩很鮮明,所用意象渲染了離別的氛圍。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情感?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案】1.A

2.①對朋友的擔憂?!疤炷喜豢扇ァ睂懩戏綖榛男U之地,此去路途遙遠,為朋友擔心。②對朋友的不舍之情。身邊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無人可以傾吐平生心事。③對朋友正直品格的贊賞。朝中敢于直言的人越來越少,但是非曲直自有神明鑒證,間接贊賞友人敢于直言的品格。

【分析】

1.A.“格調(diào)相同”錯誤。結合兩首詩內(nèi)容分析,格調(diào)不同。本詩主要是寫對朋友的擔憂與不舍,對朋友正直品格的贊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開篇就是大氣的風景鋪墊,有離別的嘆息,有勸勉,感情豐富,“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尾聯(lián)點出“送”的主題。

故選A。

2.結合“天南不可去,君去吊靈均”分析,南方為荒蠻之地,此去路途遠,后句暗示朋友被貶的遭際,對朋友的擔心。

結合“滿目盡胡越,平生何處陳”分析,無人可以訴說內(nèi)心的想法,表達對朋友的不舍之情。

結合“言危無繼者,道在有明神”分析可知,朝中敢于直言的人越來越少,但是非曲直自有神明鑒證,表達對朋友正直品格的贊賞。

二、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3-4題。

二月二日①出郊

[宋]王庭理②

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猶含態(tài)石披衣。

煙村南北黃鸝語,麥垅高低紫燕飛。

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隱③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④。

新灘莫悟游人意,更作風檐夜雨聲。

[注]①二月二日:農(nóng)歷踏青節(jié)。②王庭理:宋代詩人,棄官筑草屋于盧溪,隱居五十年。③寫此詩時,李商隱為了生計,只身遠赴梓州,任職柳仲郢幕府。④亞夫營:周亞夫屯兵細柳,亞夫借指幕主的柳姓。

3.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詩先寫太陽未出時,江城隱于霧中,隨后天晴,霧幔卷起,云霧完全消散后露出山石。

B.王詩頸聯(lián)通過視聽結合展現(xiàn)了春日勃勃生機,且與頷聯(lián)遠近結合,使寫景富有層次感。

C.李詩頸聯(lián)巧用典故,暗含詩人的情感,同時也從空間和時間角度揭示了情感變化的原因。

D.李詩尾聯(lián)采用擬人的手法,寫新灘不理解游人的心意,這實際上與詩人的主觀情感有關。

4.兩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試簡要概括。

【答案】3.A

4.①王詩通過對充滿生機的春景和充滿快樂的農(nóng)家生活的描寫,抒發(fā)了詩人對自然風光和農(nóng)家生活的喜愛之情。②李詩中因為詩人羈泊天涯、欲歸不能,抒發(fā)了自己宦游在外的辛苦(孤獨)和對歸隱生活的向往,以及愁悶郁抑、無人理解的失意情懷。

【分析】

3.A.“云霧完全消散后露出山石”錯,由“云猶含態(tài)石披衣”可知,雖然天晴了,但許多云還未散去,還要故意作態(tài),那些山石上還沒有散掉的云就像給石頭披上了衣服似的。

故選A。

4.《二月二日出郊》首聯(lián)寫出了太陽未出時山城在霧中的特有景色;頷聯(lián)寫霧消天晴之景;頸聯(lián)是近景,黃鸝語,紫燕飛,一片春日生機;尾聯(lián)從物寫到人,用鳥類逢春之樂,襯托田家早耕歸來的愉快心情,抒發(fā)了詩人對自然風光和農(nóng)家生活的喜愛之情。

《二月二日》中,“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笔茁?lián)是說,二月二日這一天春游到江上,春風和暢陽光送暖樂曲悠揚?!盎毩鄹鳠o賴,紫蝶黃蜂俱有情?!鳖h聯(lián)是說,花蕊如須柳芽如眼婀娜多姿,紫蝶黃蜂盤旋飛舞情意更長?!叭f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鳖i聯(lián)是說,客居萬里之外常思回歸故里,柳幕任職已有三年時光。頸聯(lián)轉(zhuǎn)寫長期寄幕思歸。“新灘莫悟游人意,更作風檐夜雨聲?!蔽猜?lián)是說,江上的新灘不理解我的心意,風吹雨打屋檐似的嘩嘩作響。這首詩前邊寫自然景物賞心悅目的美,后邊寫自己失意后凄苦不堪的愁。抒發(fā)了自己宦游在外的辛苦(孤獨)和對歸隱生活的向往,以及愁悶郁抑、無人理解的失意情懷。

三、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5-6題。

故武衛(wèi)將軍挽詞三首(其一)

杜甫

嚴警當寒夜,前軍落大星①。

壯夫思敢決,哀詔惜精靈。

王者今無戰(zhàn),書生已勒銘。

封侯意疏闊,編簡為誰青?

[注]①落大星:史書記載,有大星在諸葛亮的軍營上空劃落,不久諸葛亮去世。

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以“寒夜”渲染氣氛,再引“落大星”的典故,將武衛(wèi)將軍與諸葛亮并論。

B.頷聯(lián)寫將軍生前英勇果決,死后魂魄猶存,生與死相互映照,情感格外深沉。

C.頸聯(lián)點明如今天下太平無事,自有文人為將軍撰寫碑銘,以此告慰逝者之靈。

D.詩人感慨,將軍封侯的愿望最終沒能實現(xiàn),其生前事跡恐怕也不會被史書記載。

6.作為挽詞,這首詩圍繞武衛(wèi)將軍抒發(fā)了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

【答案】5.D

6.(1)沉痛哀悼,將軍之死令天下同悲。(2)由衷贊美,將軍功績必為后人銘記;(3)無比惋惜,將軍功業(yè)未竟、未得封侯。

【分析】

5.D.“將軍封侯的愿望最終沒能實現(xiàn)”錯誤,“封侯意疏闊”意思是武衛(wèi)將軍自己對封侯之事看得很淡,所以“將軍封侯的愿望”曲解文意,只是杜甫為將軍感慨功業(yè)未竟,沒能封侯。

故選D。

6.結合頷聯(lián)“壯夫思敢決,哀詔惜精靈”分析,可見詩人沉痛哀悼之情,想想英武的將軍在敵軍面前曾經(jīng)多么勇敢果斷,死亡的信息昭告天下時令天下人惋惜哀痛至極。

結合頸聯(lián)“書生已勒銘”分析,可見詩人對將軍的由衷贊美,將軍功績顯著,其英勇精神必為后人永遠銘記于心。

結合尾聯(lián)“封侯意疏闊,編簡為誰青?”分析,可見詩人內(nèi)心為逝者深深地遺憾惋惜,戰(zhàn)死沙場的將軍終究是功業(yè)未就,青史冊上自然不能記錄將軍的大名,情不自禁地為之悵然嘆息。

四、閱讀下面的古代詩歌,完成7-8題。

武威①春暮聞宇文判官②西使還已到晉昌

(唐)岑參

岸雨③過城頭,黃鸝上戍樓。

塞花飄客淚,邊柳掛鄉(xiāng)愁。

白發(fā)悲明鏡,青春換敝裘。

君從萬里使,聞已到瓜州。

(注)①武威:地名,即今甘肅武威。晉昌即瓜州,即今甘肅敦煌。②宇文判官:岑參的好友。③岸雨:另有版本為“片雨”。

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寫此詩時,宇文判官出使西域歸來,已到瓜州,路程遙遠,風塵仆仆。

B.頷聯(lián)是作者想象友人邊境遠行所見之景,情景交融,煉字巧妙,意蘊豐厚。

C.作者以“敝裘”代指自己官職低微,委婉地表達了邊塞遠客的苦悶與哀愁。

D.本詩結構謹嚴,對仗工整,有畫面感,情感真切,有波折變化,動人心扉。

8.請簡要分析這首詩表達的思想情感。

【答案】7.C

8.①為好友出使順利返回而感到由衷的高興,對好友慰問和關心;②詩人客居邊塞的濃濃思鄉(xiāng)之情;③年華已去而功業(yè)未成的感慨;④為自己仍然留守邊塞而歸期無著落而感到傷感與無奈。

【分析】

7.C.“委婉地表達了邊塞遠客的苦悶與哀愁”錯誤,“裘”是名貴的皮大衣,是達官貴人才穿得起的,在這里暗指功業(yè)。因為封建時代的讀書人講究的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而盛唐時代的詩人更加是以天下為己任,幾乎個個都覺得自己有宰相之才,能夠輔助皇帝成就一個盛世。岑參毫無疑問也會有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但一個“敝裘”就明白的說出了自己心中的不得志。不是表達邊塞遠客的苦悶與哀愁。

故選C。

8.根據(jù)詩歌的題目和尾聯(lián)“君從萬里使,聞已到瓜州”可知,作者的朋友順利出使,完成使命歸來,作者由衷的為友人高興,因此寫詩贈給友人,以表達對好友慰問和關心。

詩歌的頷聯(lián)“塞花飄客淚,邊柳掛鄉(xiāng)愁”,融情于景,景中有情,情景水相互融。一個“飄”字把游子思鄉(xiāng)之淚隨塞外飛花漫天飄舞的情景描述出來,形象地突出了客淚之多,鄉(xiāng)愁之濃。而“掛”則化無形的情感為有形的形象,把鄉(xiāng)愁與楊柳聯(lián)系在一起,詩人很巧妙楊柳意象中留別的內(nèi)涵?!傲焙汀傲簟蓖?,因而在古詩詞中“柳”就有“留戀”之意?!斑吜鴴爨l(xiāng)愁”把游子的那種濃濃的鄉(xiāng)愁具體化、形象化了,好像這鄉(xiāng)愁變成了實體物質(zhì),掛滿了邊塞的楊柳樹。這沉甸甸的鄉(xiāng)愁,這思鄉(xiāng)的痛苦,就很生動地表達出來。

詩歌頸聯(lián)“白發(fā)悲明鏡,青春換敝裘”,直抒胸臆,抒發(fā)的是年華已去而功業(yè)未成的感慨。而“青春換敝裘”則補充說明了為什么要悲白發(fā)。生老病死本是人生難免,而詩人對年華的失去如此悲傷,是因為大好青春年華居然沒有建功立業(yè),居然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棒谩笔敲F的皮大衣,是達官貴人才穿得起的,在這里暗指功業(yè)。盛唐時代的詩人更加是以天下為己任,幾乎個個都覺得自己有宰相之才,能夠輔助皇帝成就一個盛世。岑參毫無疑問也會有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但一個“敝裘”就明白的說出了自己心中的不得志。

首聯(lián)“戍樓”可見,作者依然在邊關戍守,“君從萬里使,聞已到瓜州”,作者的朋友卻完成使命,順利歸來,作者在為友人高興的同時,又為自己仍然滯留在邊塞(武威)而歸期無著落而感到傷感與無奈。

五、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9-10題。

獻新安①于尚書

杜荀鶴

九土雄師竟若何?未如良牧與天和。

月留清俸資家少,歲計陰功及物多。

四野綠云籠稼穡,千山明月靜干戈。

行人耳滿新安事,盡是無愁父老歌。

(注)①新安:郡名,在今安徽休寧、歙縣一帶。

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設問:九州英勇善戰(zhàn)的軍隊又怎樣呢?也比不上賢良的郡守與天氣的和暖。

B.頷聯(lián)承上,寫于尚書之賢,他的俸祿很少資給家用,暗中受其恩惠的卻有很多。

C.頸聯(lián)觸景生情,四境內(nèi)綠色的云彩籠罩著遍地的莊稼,引發(fā)了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

D.全詩綜合運用了記敘、議論、描寫等多種表達方式,語言通俗易懂,富有表現(xiàn)力。

10.本詩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

【答案】9.C

10.①“行人”在這里指詩人自己,他路經(jīng)新安,耳邊都是父老無憂無慮的歡歌聲。②“行人”所聞盡是父老歡歌,從側(cè)面反映了于尚書卓越的政績。③表達了詩人對于尚書的贊頌之情。

【分析】

9.C.“觸景生情”錯,應為“寓情于景”。觸景生情是先見景,后有情,景物引發(fā)、觸動了詩人的感情;寓情于景是先有情,帶著情觀察、描寫景,將情感寄寓在景中,以客觀之景暗示主觀之情。在這首詩中,詩人并非先看到新安遍地桑麻之景,感到由衷喜悅,才來寫下這首詩;從首聯(lián)、頷聯(lián)看來,詩人之前就對于尚書了解甚深,十分敬佩。因此,頸聯(lián)上句不能說是觸景生情。

故選C。

10.尾聯(lián)“行人耳滿新安事,盡是無愁父老歌”,“行人”在這里指詩人自己,此聯(lián)意思是“我途徑新安,滿耳都是父老無憂無慮的歡歌聲”?!案咐蠚g歌”恰是以為長官治理的好,讓百姓能安居樂業(yè)。因此此聯(lián)是從“無愁父老歌”的角度,間接表現(xiàn)于尚書優(yōu)異的政績,是側(cè)面烘托或間接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于尚書的贊頌之情。理解某一聯(lián)的手法,有時也須結合全詩的主旨,不能就事論事,孤立地看待這一聯(lián)。這是一首頌詩,一味正面歌頌是不適宜的,會顯得過于淺露,所以也需側(cè)面烘托,如頸聯(lián)的景物描寫、尾聯(lián)的父老歡歌,就都是如此。

985大學 211大學 全國院校對比 專升本 美國留學 留求藝網(wǎng)

溫馨提示:
本文【二月二日出郊翻譯及賞析(二月二日出郊閱讀賞析)】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4 培訓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湘ICP備2022011548號 美國留學 留求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