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咖
是一所集教育培訓、教育產品研發(fā)、教育投資為一體的新型教育機構
發(fā)布時間: 2024年12月27日 09:50
如何寫好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反思?在當前風風火火的課改實驗中,如何真實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習慣和能力,構建起師生互動的反思模式是初中數學教學反思的核心,這也是我們教師應重點反思的地方。今天,樸新小編給大家?guī)頂祵W教學的技巧.
(1)教學反思?;蚍Q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jiān)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對后繼行為產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那么,我們應如何在教學反思中學會教學呢?
(2)自我提問。自我提問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jiān)控、自我調節(jié)、自我評價后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以促進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這種方法適用于教學的全過程。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于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況”,“出現這些情況后如何處理”等。備課時,盡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按計劃時間回答問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出現爭議等。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反思“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如何調整教學計劃,采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而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運行。教學后,教師可以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huán)節(jié),這個亮點環(huán)節(jié)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改進”,“我從中學會了什么”等。
(3)教學診斷?!罢n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診斷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教師不妨從教學問題的研究入手,挖掘隱藏在其背后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自我反省與小組“頭腦風暴”的方法,收集各種教學“病歷”,然后歸類分析,找出典型“病歷”,并對“病理”進行分析,重點討論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教學觀念,最后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4)交流對話。教師間充分的對話交流,無論對群體的發(fā)展還是對個體的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平均分”時,設計了學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魚、分餅干、分蘋果等。在交流對話時有的教師提出,僅僅圍繞“吃”展開教學似乎有局限,事實上,在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進行分配,可以適當擴展教學設計面。這樣開放性的討論能夠促進教師更有效地進行反思,促進教師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
2.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合理體現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注意課堂精講的科學性
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精講,具有一定的指導性和概括性的教授活動。切忌平鋪直敘、面面俱到,應該有詳有略、詳之精練、略之恰當。要根據學生學習現狀恰當選擇精講的方式,體現精講的針對性。做到突出重點、分化難點、抓住關鍵、強調連接點、歸納學法,使學生在逐步理解、強化和系統掌握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實現由知到能的心理過渡,形成進一步實施較高層次的學習實踐所必備的心理動機和意向需要。要根據數學知識的邏輯結構層次合理確定精講內容,突出教師精講的科學性?;A知識教學要抓知識形成過程的分析、基本概念內涵特征的比較和基本思維方法的歸納,促進學生個體內部知識結構的重新組合與知識體系的形成;
數的四則計算教學要抓算理的闡述、算法的講評和簡算規(guī)律的總結,促進學生基本運算技能的掌握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應用題教學要抓基本數量關系的剖析、基本解題思路的對比和基本思想方法的綜合,促進學生對數學基本思想方法的理解和運用數學知識分析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力的形成。教師的精講必須力求做到精講方式的針對性與精講內容科學性的最佳結合,以強化學生認識過程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具體內化階段,提高學生已有認知結構體系對于進一步具體運用的指導價值,這也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關鍵所在。
切實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突出探究學習的訓練性
探究學習是學生獲取知識、發(fā)展思維能力、掌握學習方法的基本途徑。教學中要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類型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恰當地選擇探究學習的方式。引導探究型適于以揭示數學概念、算式意義和算理為主要內容的起始類教材,如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小學數學教材中概念的給出是描述性的,意義的闡述是直觀性的,算理的揭示是具體性的。針對這一特點,教學時要在直觀演示、實踐操作、觀察聯想、啟發(fā)引導上下功夫,使學生通過興趣感知、強化表象、語言描述、逐步內化等具體的實踐活動達到理解知識、領會學習方法的目的。
嘗試探究型適合于以歸納性質、法則、公式為基本內容的引申類教材,如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教學時要在創(chuàng)設情境、點撥思路、個別指導、適時講評上下功夫,使學生通過嘗試練習、分析歸納、交流質疑、講評提高等基本教學環(huán)節(jié)達到掌握知識、理清思路的目的。研討探究型適合于以變式、補充和運用為主要內容的后續(xù)類教材,如帶分數加減法。教學時要在設計提綱、指導學習方法上下功夫,使學生通過自我實踐、聯想反饋、研討講評、開拓思路等具體教學層次達到強化知識內涵、明確知識外延、靈活運用知識的目的。誠然,由于學生年齡特點的不同,探究學習的方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應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經驗的不斷積累,逐步提高學生探究學習活動的獨立性。真正體現學生能夠自己解決的盡量交給學生自己解決。
3.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通過實踐操作,調動學習積極性
教學若單憑教師講,學生只通過一種感官來進行學習就容易感到疲勞、厭倦,效果也差;而通過多種感官,發(fā)揮學生好動的特點,讓他們親自動手做一做、畫一畫、比一比等等,學生積極性就高,教學效果就好。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時,教師為了讓學生區(qū)分面積和周長,可以要學生先剪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然后讓學生說一說它們的面積和周長各指的是什么。為得出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先讓學生用紙剪一個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用它量一量長方形、正方形圖形的面積有多大,量一量數學書的書面有多大。由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所以,學習興趣很濃,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就理解得深刻,記憶得牢固。
進行嘗試練習,滿足好奇心
小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是很強的。教師應根據兒童的這一特點,采取嘗試性練習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其求知欲望。例如在講第九冊《分數化成小數》時,先讓學生用除法把4/3、7/25、1/3、7/22化成小數,然后教師指出問題:什么樣的最簡分數能夠化成有限小數?什么樣的最簡分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我們能不能進行除法計算,從中找出規(guī)律來呢?由于學生通過練習,急于尋找規(guī)律,學習積極性就高漲,興趣就大增。教師可就勢引導學生觀察分數化成小數的幾道算式,進行分析比較,從而得出分數化成有限小數的規(guī)律。
巧妙設問,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是極具藝術性的勞動。教師形象生動的語言、恰當的姿態(tài)和手勢、巧妙地設計各種啟發(fā)式的問題,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十分注意自己的數學語言,無論在復習舊知、導入新知時,還是在進行新課或是鞏固新知時,都應注意巧妙地設計一些思考性較強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例如在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時,教師可先讓學生進行求相同加數的和的加法計算,或師生進行計算比賽,從而提出“老師為什么一下子能算出結果?”或提出“這樣連加多麻煩啊,還有沒有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什么方法計算簡便?”當學生認識到用乘法計算簡便后,教師又提出:2×3讀作什么?它表示什么?乘號前面的數是什么數,乘號后面的數是什么數?結果叫什么?通過層層設問,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持續(xù)發(fā)展。
4.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變換思考角度,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小學生缺乏變通能力,思維較單一。因此在教學中,要精選習題,要鼓勵學生多思考,想出多種解法,并注意對比分析多種解法,選出靈活簡單的方法。例如,有這樣一道題:一輛汽車從甲城開往乙城,走了全程的 1/ 2時,還距離中點20千米,求甲乙兩城相距多少千米?
教學時,教師可指導學生畫出線段圖,啟發(fā)學生去找對應的量與分率,激發(fā)學生大膽嘗試,想出了幾種解法。這樣,圍繞同一問題,讓學生不斷變換角度去思考,并對比分析,選擇最優(yōu)方法。這樣可訓練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問題,說明問題實質,使學生思維更靈活、敏捷。
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養(yǎng)成思維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育是什么?簡單地說,就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毕胍岣咝W生在數學方面的邏輯思維能力,就需要讓學生養(yǎng)成思維的習慣。小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包括獨立分析,認真仔細,有條不紊等。教師在教學中應要求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完成作業(yè),遇到困難要敢于鉆研不怕失敗,要克服盲目順從,敢于提出質疑,這些習慣將使學生終身受益。在學習新知識階段,教師應重視加強操作感知遷移的指導,引導學生自己想問題、尋方法、作結論,發(fā)現新知識的規(guī)律,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時,教師在復習了兩位數乘多位數的計算法則后,把演示豎式中的積擦去,在乘數上添上百位數3,接著提出自學探討問題:①現在乘數增加了一個百位數,應該怎樣繼續(xù)乘下去?②它和用個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去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③為什么百位上的數乘被乘數所得的積的未位要與百位對齊?學生會根據問題積極的分析、動手嘗試,得出答案。這樣就有利于讓學生們逐漸形成自主思考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